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一心一带四片区”的多层次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心:商贸核心区,包含春熙路、盐市口街道辖区。 一带:国际商务及高档酒店配套服务经济带,包括督院街、合江亭、水井坊(东大街)、书院街街道辖区。 四片区:酒文化及佛教文化人文休闲区。水井坊街道辖区内“水井坊”遗址及周边区域的水井坊人文休闲区;合江亭街道辖区内大慈寺佛教文化区。住宅文化区,一环路至三环路之间的区域。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包括三圣街道辖区的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区域。工业集中发展区和新型“异地”工业发展区,位于柳江及成龙街道辖区。

1.1三圣花乡旅游区概况

1.1.1旅游区范围和用地性质

    三圣花乡旅游区隶属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

    三圣街道办事处位于成都市中区东南,北纬30°36′,东经104°08′,东与龙泉区接壤,南与双流县相邻,西连柳江办事处相接,北与成龙办事处毗邻。幅员面积16.3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

    三圣花乡旅游区包括5个景区,花乡农居(红砂村)、幸福梅林(幸福村)、江家菜地(江家堰村)、东篱菊园(驸马村)、荷塘月色(万福村),面积12平方公里。

    旅游区用地性质属于城市通风口绿地,按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城市规划,不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土质为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农民形容为“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 “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

1.1.2交通区位

    三圣花乡的公路形成“两横两纵”城市交通网络。

    “两横”指东西方向的外环路(绕城高速路,80米宽的双向八车道)、石胜路(70米宽双向四车道,一级油路)。

    “两纵”指南北向的成龙路(70米宽双向四车道,一级油路)、成仁路(40米宽双向四车道,二级油路)。

    可快速通达成渝高速、成绵高速、成南高速、成雅高速、成乐高速、机场高速等高等级公路,距离二环路仅7公里,距火车南站约10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约15公里。交通发达,区位优越。

1.1.3历史沿革

    三圣街道办事处原名“三圣乡”,其名称曾多次变更,先前叫养马场,清朝时叫华阳县高店子或华阳县三圣场。民国时期建立乡政权,称华阳县三圣乡。

    解放后,沿用“三圣乡”名,2004年改制为“三圣街道办事处”。“三圣”之得名,因有三圣庙而得名。三圣庙建于清代,供奉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黄帝史官仓颉,后又改奉刘备、关羽、张飞。炎黄二帝系华夏始祖,刘关张乃三国英豪,皆为古代圣贤,故名。

    2003年10月,红砂村举办“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建成“花乡农居”,成为第一朵金花。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区和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4年12月27日—2005年1月25日,幸福村成功举办中国成都首届梅花节,建成“幸福梅林”,成为第二朵金花。2005年,江家堰村建成“江家菜地”,成为第三朵金花。驸马村建成“东篱菊园”,成为第三朵金花。目前,万福村正在加紧建设“荷塘月色”,将在2005年底基本建成第五朵金花。

1.1.4自然环境

    区内大部分为浅丘台地,地势起伏有致。海拔500米。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约1500mm左右。土质系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粮食产量不高,历来有栽种花木的传统。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评为“中国花木之乡”。

    旅游区位于都江堰东风灌溉渠的尾水部位,枯水期用水紧张。

1.1.5社会经济环境

    三圣花乡面积12平方公里,辖5个村,红砂村、幸福村、江家堰村、驸马村、万福村,2004年末,有农民3840户,13040人,人均耕地面积约0.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5311元。

1.2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分析

1.2.1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成都市现辖10区、4市(县级市)和6县,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1060万,城市中心区人口4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2004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5.7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86.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72元。

    2004年,成都市GDP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四(仅次于广州、深圳、杭州),位居中西部第一。评为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入全国十强行列。

    2005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23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00美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预计为7.7∶43∶49.3。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提出:

    要把成都建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0美元。“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之一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审批稿)提出:未来成都总人口约1500万人,今后,主城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放射道路走廊式轴向发展,重点向东、向南、向北3个方向发展,控制向西发展。

    未来成都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为:一城(即外环路以内的中心城)、三圈(三个圈层)、六条经济走廊。其中,正东“经济走廊”为成都——龙泉驿走廊,这是成渝经济带的主走廊,最短,但经济流量最大。三圣花乡正处于该经济走廊。

1.2.2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一五规划纲要

    锦江区地处成都市市东南,属于中心城区。面积62.1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9.5平方公里。2004年末,全区总人口39.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

    十五期间,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2001-200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04.14亿元增长到175.91亿元,名列全市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2.67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4.48万元,位居全市第一。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