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选址布局区域分析

摘要:按照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若干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0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但乡村旅游建设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在布局上,还处在低层次无序开发阶段,亟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在功能上,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结构雷同、功能单一,缺乏创意和特色;在管理上,行业标准或规范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政策上,扶持和引导行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政策还比较少。

      照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若干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三大因素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根据各地的区位状况、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应重点布局以下5类区域,其他地区要慎重发展,防止一哄而上。

      1、大中城市郊区

      大中城市周边的基础设施完备、都市农业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已构建起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生态环保功能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雏形。该区域应以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建设以设施特色农业为基础,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新型产业模式。

      2、名胜景区周边

      名胜景区周边游客资源量大,餐饮、住宿等接待设施压力大。游客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之后,一般还希望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当地美食等,因此可以以名胜景区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为重点,强化休闲体验,满足多元化需求。

      3、依山傍水临草自然生态区

      这些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气候、植被、生态和人文优势,承载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涵养等重要生产生态功能。可紧密依托自然特色、生产资源、历史文化与独特民风,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游、农业景观游、民俗风情游、特色农(牧、渔)业游等。

      4、少数民族地区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独特的民族风情,良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可依托丰富的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5、传统特色农

      传统特色农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要在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着力发展景观农业、农事节庆、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欣赏以及农业园区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强化农业生产过程、产品功能创意,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拓宽农民致富途径,提升传统特色农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