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推进乡村振兴要把握好“五性”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向前推进,广大乡村正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贫困县区如何主动适应、融入并推进这场伟大变革,我们认为要把握好整体性、融合性、主体性、平等性和渐进性,久久为功,奋力而为。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向前推进,广大乡村正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贫困县区如何主动适应、融入并推进这场伟大变革,我们认为要把握好整体性、融合性、主体性、平等性和渐进性,久久为功,奋力而为。

  整体性。乡村振兴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然而,有些地方存在重经济轻生态、重发展轻治理、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片面认为只要把经济发展起来,把产业发展好,把基础设施搞上去,让农民的口袋富起来,乡村振兴就实现了。一个乡村如果天不蓝地不绿、治理无序、文化不兴,肯定不能叫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但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有钱”就行,而是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既要有“形象”、也要有“文化”,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既要讲“自治”,也必须讲“法治和德治”,只有这些目标都实现了,才能说真正实现了乡村振兴。综上,乡村振兴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进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融合性。乡村振兴的路径是融合发展。推进产业之间融合、农业与农村融合、乡村与城市融合,关乎乡村的长远发展和振兴。当前,有的地方要么将发展农业与建设农村割裂开来,要么将发展乡村和提升城镇对立起来。要发挥农业“接二连三”的纽带作用,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一二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业加工业,将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布局在交通便捷、农产品丰富、劳动力相对充裕的乡村,大力发展仓储、物流、包装等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推进乡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将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有效集结起来、销售出去;推进乡村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农业变成农业旅游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要推进农业与农村融合发展,把发展农业产业放到整个农村发展的大范畴中通盘考量,产业布局与村落民居统筹安排,产业基础配套与农村大基础建设相互衔接,实现农业发展与农村发展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推进乡村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建设好特色小镇,让它成为乡村和城市的纽带。

  主体性。乡村振兴,主体在农民。当前,一些地方空巢化、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民“断代”危机渐显;还有一些地方习惯于政府“大包大揽”,农民往往只是被牵着鼻子走。农民的积极性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如果农民没有积极性,乡村振兴也就没有“源动力”,不能图简单省事和追求表面上的效率,由政府一包到底。乡村振兴要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回引农民返乡创业,落实强农惠农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涵养住最稳固的人力资源根基。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通过下乡投资兴业、行医办学等方式,发展乡村振兴事业,为乡村振兴引入“活水”。要抓好乡村人才振兴,懂农业、方能知轻重,爱农村、方能守初心,爱农民、方能付真情,大力培养“一懂两爱”人才队伍,培育一大批乡土人才。

  平等性。城市与乡村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一个有机整体。长期以来,受“城市优先”战略的影响,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多是单向流向城市,乡村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不改变“城为主、乡为辅”的发展理念,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当前,乡村的基础设施短板是燃气、供水、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电商物流等,因此应补齐短板,逐步消除城乡基础设施差异,让人们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同等舒适的生活;大力推行城乡公共服务互联互通,重点是提升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水平等,防止出现一人得病全家返贫、老人小孩留守农村等现象;大力推行城乡要素互联互通,打破阻碍农村吸纳城市资源要素的栅栏,完善、深化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把土地真正变成农民的财富。促进有条件、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让农村人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

  渐进性。乡村振兴是一个久久为功的奋斗历程,不可能所有乡村同步、同标准实现振兴。当前,有些地方存在振兴乡村一哄而上、好高骛远等现象,没有把握好打基础和建高楼、先振兴和后振兴、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等关系。乡村振兴的前提是摆脱贫困。就贫困地区而言,首要还是先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的目标,只有打好脱贫攻坚这个基础,才能建起乡村振兴这座“高楼”。要处理好先振兴与后振兴的关系,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优势,要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对于基础条件、地理条件、产业条件等较好的地方,可以鼓励先行先试、抢跑发展,达到先期振兴;对于条件较差的地区,则要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产业等硬投入,实现逐步振兴。特别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充分估量财政能力和发展水平,振兴的相关规划可以一步到位,但建设则要稳扎稳打、分步实施。同时,还要把握好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要选择示范带动性强、影响面大、可复制推广的乡村,先行建设,进而带动全域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