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建好特色小镇助力城乡统筹发展

摘要:科学推进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是推动城乡统筹与区域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创新实践;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为科学推进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前不久,青岛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到崂山、黄岛、城阳三区和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四市及市发改、城乡建设、规划、土地、统计等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并赴浙江杭州、宁波两市考察学习。

  科学推进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是推动城乡统筹与区域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创新实践;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为科学推进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前不久,青岛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到崂山、黄岛、城阳三区和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四市及市发改、城乡建设、规划、土地、统计等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并赴浙江杭州、宁波两市考察学习。

  近年来,青岛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特色小镇工作目标、创建要求、规范程序、保障措施和组织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推进力度;各区市还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胶州市李哥庄镇、平度市南村家电小镇等十几个镇先后入选全国和山东省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调研组了解到,特色小镇建设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批特色小镇正成为推进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力军。特色小镇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它们以蓝色、新兴、高端为导向,聚焦轨道交通、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活力。如,城阳区棘洪滩动车小镇、崂山智谷虚拟现实小镇、胶北现代智慧物流小镇等。

  一批特色小镇正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点。特色小镇承载着部分城市功能,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纽带,是导入新的产业、集聚新的人口的优质空间载体,是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和推进农民就近城镇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如胶州市的李哥庄镇、平度市南村家电小镇、黄岛区的泊里镇等。

  一批特色小镇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样板。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打造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一些特色小镇立足本土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突出村落特色、植入旅游产业,通过分类培育,打造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如即墨灵山玫瑰小镇、大信太阳能小镇和平度店子农谷小镇等。

  另外,一批特色小镇正成为推进全域旅游的新亮点。如黄岛区海青茶园小镇、平度市大泽山葡萄旅游古镇等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等产业,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更重要的是特色小镇建设还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从调研情况看,部分特色小镇2015年、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要明显高于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比如特色小镇黄岛区藏南镇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00元,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2000元,增幅为33.3%。而青岛全市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30元,2016年增至17461元,增幅为4.4%。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存在短板

  与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等发达国家的特色小镇相比,青岛特色小镇建设存在起步晚、产业支撑弱、特色不够鲜明、文化底蕴不够浓厚等问题。

  与国内先进地区浙江省比较,青岛市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着产业基础弱、自然禀赋和文化积淀差距大等问题。浙江特色小镇在产业规划上提出“7+1”的范围,入围特色小镇必须在经济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7大产业和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方面特色突出。同时,按照“宽进严定”的原则,实行特色小镇“创建制”,加大土地、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如杭州的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虽然推进时间不长,但依托自身优势,发展成效显著,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些经验很值得学习借鉴。

  为何会存在上述差距?调研组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认识上有误区。有些地方对特色小镇内涵、模式、标准等方面的理解有偏差。有的把新建产业园区看成为特色小镇,有的猎奇搞品牌套用特色小镇,有的借机搞房地产开发,等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推进。

  二是政策支撑弱。虽然青岛市设立了规模50亿元的特色小镇发展基金,但尚未配套出台基金使用办法;尽管土地部门给予积极扶持,但由于特色小镇用地大部分是集体土地,土地保障存在着一些政策障碍,制约着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

  三是特色不够鲜明。个别小镇规划编制特色不明显,差异性不强,有大众化的倾向。

  另外,目前青岛特色小镇还存在产业层次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

  特色小镇建设

  重在“产、城、人、文”一体化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应体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现这一要求,调研组认为首先要科学规划布局,突出特色发展理念,在“产、城、人、文”四位一体上发力。

  其次,要做特做强优势产业,拉伸产业链条,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积极培育供给侧小镇经济,瞄准产业需求变化,紧扣产业升级趋势,构筑产业创新高地,以高质量、差异化的供给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持续动力。在拉伸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同时,高度重视一二三产业间的协作和配套。有序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加快发展“新六产”,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探索打造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高度重视筑巢引凤的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着力提升承载能力,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对人口、产业、资金等要素的吸附力,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搭建平台。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原则,加强特色小镇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做好与全市基础设施配套网络的衔接。加快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实现全覆盖、服务质量高。

  第四是优先重点保障特色小镇建设用地。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统筹考虑特色小镇用地布局,科学安排用地计划。进一步优化土地政策,按照国家部署,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适时推进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建设,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准入范围和条件,为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用地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是实施人才优惠政策,多举措快速聚集小镇“人气”。制定特色小镇人才优惠政策,营造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新平台,吸纳高端人才前来创业、就业;要创新小镇居民招入机制,除考虑采取宅基地置换和商品房运作方式,吸引本地村镇居民和其他区域部分富裕群体入“巢”之外,还可采取动员原有小镇居民“等面积”整体置换等方式,快速聚集小镇人气。

  此外,调研组还建议,积极挖掘特色小镇旅游功能,让特色小镇作为全域旅游的新载体;创新机制,改善环境,特色小镇建设投融资方式实施市场化运作;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企业为主体,引入有实力的投资建设主体参与小镇规划建设等。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