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专题研究

摘要: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

一、发展历程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


二、相关定义

(一)定义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二)特点

(三)影响因素

三、现状

(一)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54个(其中市辖区897个、县级市361个、县1425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1个、林区1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40381个(其中区公所2个、镇20401个、乡11111个、苏木151个、民族乡1019个、民族苏木1个、街道7696个)。


(二)县域人口

2013县域内人口总数达8.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6%左右,既是蕴含巨大潜力的内需市场,更是具备形成“人力资本红利”的实现基础。

(三)县域经济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


(四)百强县空间分布

从百强县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74席,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均占12席,东北地区仅占2席。其中,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江苏三省表现最为抢眼,分别占26席、22席和17席,占据了百强的六成以上。


从百强榜排名前十县域的主导产业来看,各县域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纺织、制鞋、轻工食品等已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问题

(一)城乡土地二元管理体制问题

城乡二元化的土地管理体制以及对农用地实行的用途管制,不仅使县域经济发展在资源利用上受到根本性的制约,而且也是导致官员腐败行为和侵农行为的重要根源。另一方面,农业用地不能市场化交易,使县域经济发展最大的依托资源不能从根本上盘活,直接制约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发展,也使农村人力资源素质难以从根本上提高。

(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目前,紧迫的是如何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县域经济组织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更新思维,转变传统的社保理念,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滞后的矛盾,在理论上解决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收益制度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联系的问题,让几亿农民真正感受到社会进步和政府努力给予他们的生存关怀,奠定县域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县域行政管理体制问题

一是行政管理层次太多,导致县级政府自主组织经济发展的权利太小;二是中国特色的“市管县”体制。(首先,造成虚假城市化和城市对县域资源的垄断性掠夺,是明显的“市卡县”“市吃县”体制;其次,多了一个地方行政层次,产生了新的条块分割,对于县域,增加了一个财政上缴层次,加重了财税负担;再次,市对县的行政垄断,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县域经济横向合作。另外,这种体制,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为省、县、乡(镇)三级。)

(四)人才理念和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我国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基本上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县级管理部门连基本的初级职称认定权利都没有,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基本上和县域绝缘,这和县域承担国民经济基本的生产职能和绝大多数国民就业发展很不对称。

(五)金融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融资困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瓶颈”。商业银行的县级机构发放货款权限被上收,基本上成为吸注机构,农村信用社由于管理体制问题不仅能力有限而且运转不灵,邮政储蓄只吸不贷,民间信贷又被视为非法,加之央行货币政策在县域传导不畅以及金融服务手段单一,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失去了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总体上已陷入拉格纳·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

五、趋势

从数量型、粗放式增长到质量型、集约化增长。

产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

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统一。

城乡统筹发展。

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统一。

经济发展更多依赖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

六、发展要素、模式及指标体系

(一)发展要素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将以产业转移和经济扩散为主要趋势。未来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依然需要以投资来促进和带动,以此改变区位劣势和以往产业的梯度结构。

(二)发展模式

(二)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七、案例

(一)苏南模式

1、概况

通常是指苏南的苏州、无锡和常州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是通过大力发展乡村集体企业而使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是一种重点探索农村工业化道路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是以混合型经济为主体,以规模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支撑,以鲜明特色和优势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


2、优点

发挥政权的力量以及政府的信誉优势,有利于把社会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迅速地形成生产力,并办成了一些大事;

农村经济发展在地方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各产业之间保持了一种稳定的协调关系,从事各业的人员报酬得到了兼顾,大多数农民都不同程度地富裕起来;

地方政府掌握了积累的支配权,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包括交通、邮电通讯、城镇建设、医院、学校、文化娱乐场所、宾馆等,都由政府统一规划并实施,促进了社区的繁荣;

地方政府直接掌握着经济决策权,为基层政权的巩固提供了物质基础,并由此而形成了号召力和控制力。

3、问题

产权不明,政企不分。“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导乡镇企业推动,这与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职能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相矛盾,不仅影响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企业运行机制,而且障碍了企业家市场的形成。更为严重的是,谁对集体资产真正负责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虽然有的大企业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有的甚至上市,但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投资主体过于单一,集体的负债率普遍较高,甚至有个别地方是全乡(镇)性的资不抵债,同时民间资本积累又相对不足,无论是所有制结构调整还是经济结构调整要迈出大步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各县(市)产业结构雷同,轻纺化纤、机电等支柱产业趋同,重复建设、小而散现象比较严重,企业集团化步伐缓慢,第三产业不发达。产品结构层次低,初级产品多,最终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规模效益不明显,不利于国际化竞争。

区域要素市场发育滞缓。苏南有形市场比较发达,但生产要素配置仍在政府主导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尚未发挥。

由于长期实行的是地方政府无所不包的推动,因而使相当一部分农民养成了一种依靠心态,自主自立意识、竞争风险意识不强,缺乏一种资本投入的冲动。

狭隘的“社区拥有”观念严重束缚着各级政府,阻碍着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社会流动。

(二)温州模式

1、概况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温州模式”的形成较“苏南模式”晚近十年,其特点是以家庭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以供销员为发动骨干,以农村集镇为依托的新型产销基地,以专业化市场为纽带的市场主导运行机制。从组织路径讲,“温州模式”是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而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模式。“温州模式”代表了中国欠发达地区人民在条件落后、交通闭塞、缺乏城市带动和辐射的地区,通过自发的市场取向改革,发展商品经济,改变贫穷落后,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路子。

2、发展因素

温州地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过剩劳动力必须要寻找出路;

政府较少行政性干预。温州是“左”的思潮盛行时期“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重灾区,历史教训使政府官员尽量减少与民间力量的冲突;

温州地区历史上的“重商”传统。温州是中国“重商”主义的永嘉学派的发源地,“温州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基因”起了重要的作用。

3、问题

县域经济间发展不平衡。温州全市仅温州市区真正算得上发达地区,乐清、瑞安属较发达地区,而洞头、苍南、永嘉、文成、泰顺5个县则一直属于省内欠发达地区。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温州的农村工业化进程较快,但相比之下,城市建设则受到行政区划和土地、水资源等诸多限制,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将近20个百分点。

外向型发展过快,内源经济跟不上。“温州模式”的形成主要在温州之外,300多万温州人遍布世界各地,欧美各大城市几乎都能看到从事皮具、时装、百货、土产、托运、餐饮的温州人,但温州本地上规模的企业却不多,存在明显的“三少一多”,即上规模的企业少、引进外资少、上市公司少,低水平重复的家庭作坊、私营企业多。

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后。家族式企业比重较大,大部分民营企业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尚有很大距离。目前,温州家族制企业产权主体过于单一,股份过于集中,给企业的资产兼并,联合及股权转让带来诸多麻烦。

产业结构滞后。温州经济主要以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产品大多是小商品,纽扣、眼镜、拉链、徽标、打火机、鞋帽服装之类,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不利于企业发展和国际化竞争。

(三)珠江模式

1、概况

“珠江模式”最早是费孝通教授提出来的。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将广东珠三角四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顺德模式”、“南海模式”、“中山模式”和“东莞模式”总括为“珠江模式”。

2、发展因素

政策优势。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直接促成珠三角外向型县域经济的起步和发展。

区位优势。毗邻港澳,两个特区支撑,又有珠三角城市群落作为依托,加之珠三角传统上就是我国商贸发达的地区。

海外侨胞的投资。珠三角地区是有名的侨乡,侨资为工业化的起步起了重要的作用。

3、问题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策优势的淡化,“珠江模式”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世纪之交,典型代表的“四小虎”先后遇上发展困境:顺德家电企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提升乏力,中山曾经的优秀国企被体制拖住了后腿,南海“小打小闹”依旧,东莞则开始遇上产业空心化的危机。

(四)义乌模式

1、概况

“义乌模式”是通过兴办专业市场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模式,基本内容可以总结为“建一处市场,富一方经济,活一方流通,带动一方产业”。

2、发展因素

区位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可保证商品充分流通。义乌自古就是从吴越通向瓯、闽、粤的重要陆上要道,也是江、浙通向荆楚、四川、云贵的要道,北上过长江三角洲则可通向华北、西北和东北。

周边地区工业发达,或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能够支撑大流通所需要的特色产品;

有聚集优势;

当地历史上有经商传统。义乌长期的“鸡毛换糖”传统和改革开放后的商贸实践中培育出大批民间经商人才,这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形成的社会基础。

3、问题

必须高度重视以市场为中心的多个“产业链”的培育,使商务活动的各种要素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

必须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包括商业经营人才、市场管理人才、中介人才和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进一步增强市场辐射力,最大限度的扩展区域联动。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