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文化产业体系发展模式专题研究

导读:文化产业也称“文化工业”,是指以物化的文化产品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产业部门。
一、发展背景
资料来源:中经汇成整理

二、定义及体系构建

(一)定义

文化产业也称“文化工业”,是指以物化的文化产品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产业部门。

(二)文化产业体系构建

“321”文化产业体系
三、发展现状
资料来源:中经汇成整理

四、十三五中国文化产业带分布

(一)“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1、范围

(1)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

(2)海上丝绸之路

3个辐射起点连通其他地区:摩洛哥海岸向南北美洲辐射;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连接西亚、南亚、非洲东部;以台湾为核心的中国东南沿海向东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辐射。

2、优势

(1)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性

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有利于将我国优秀文化及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的理念传播出去,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增进交流、理解、沟通、尊重,增强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同。

(2)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性

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政治社会背景,使得该文化带具有丰富多彩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特色,多元性在带来更大变数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3)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性

该文化带东连环渤海文化产业圈,向南连接藏羌彝文化走廊和泛亚国际大通道文化产业带,为该文化产业带的繁荣带来得天独厚的条件。

3、存在问题

(1)内部省级行政区划的“各自为战”

在这一带状上的文化企业虽然面临着国家层面的利好政策,但企业维系自身长效发展的压力也比较明显和直接。

(2)外部跨国文化交流的现实障碍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国家战略,国际认同和参与极为重要。在承载不同诉求的国家利益面前,能否牢牢把控住“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是一大难题。

(二)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

1、范围

2、优势

(1)纳入国家战略

长江文化产业带丰富多彩、兼具传统和现代的文化。此外,该文化产业带还具有优越的经济基础,交通基础设施非常发达,尤其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文化旅游业已有一定的基础,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也已纳入国家战略规划。

(2)物质基础

长江文化产业带连接着中国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发展后劲十足的中西部地区,其迅速发展的经济基础为该文化产业带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智力基础

长江文化产业带是中国文化、教育、科技水平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产业带之内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与成都等中心城市,是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之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充分的智力基础。

3、发展建议

长江文化产业带的发展要坚持发展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而不应当仅限于国内,更不能满足于现状。

应给予传统文化必要的重视。虽然该地区文化发达,与国际文化易融合,但文化之根还在于中华,无根的文化是不能长久的,参与国际竞争需要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自然进化”为依托。

长江文化产业带文化的发达性也极容易使得文化消费脱离本土需求。文化产业离不开大众消费,因此,文化产业应当基于志趣健康的大众文化,如脱离大众文化口味和合理需求,则将不能建构经得起考验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

(三)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

1、范围

该区域涵盖京津冀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京冀环首都经济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2、优势

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属于当下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经济优势是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拥有便捷的交通和信息网络,在交通上、人员流动和文化认同感上,都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肩的。

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具有发达的文化、科技、教育基础,并且中国的政治中心也位于该区域,因此还具有丰富的政治文化资源可供开发。

区域内文化产业的建设还具有传统文化基础。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也是特色分明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都是可供利用的资源。

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是中国对外文化、政治交流的核心地区之一,对外交流基础极好,是重要的文化出口基地,外向型优势突出。

3、存在问题

作为政治中心所在地,文化的政治立场显得非常引人注目,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文化的导向性。这就要求在追求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忽视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文化的发达同时可能带来文化的同质性。现代性总是以形式上的统一性为代价,因此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也极其容易在文化现代性的背景下走向同质性,而使得文化产业的根基不牢靠。

要协调好该区域传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既不能以消费为导向而牺牲传统文化,也不能为了文化传统而牺牲文化产业的消费效应。

(四)藏羌彝文化走廊

1、范围

覆盖青藏高原东南角沿岷江、雅砻江、安宁河谷至金沙江流域

2、发展重点

(1)重点发展民族文化旅游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将是该文化产业带的根本生命力所在,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差异性的富有特别吸引力和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形成具有藏羌彝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升级改造本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将是该文化产业带上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2)要发掘和开发民族特色文化产业

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手工技艺(技能)予以重点传习和向外展示,形成一批既保留浓厚民族文化特色与风格,又适应现代审美标准与情趣的文化艺术产品进入文化消费市场,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链,以促进民族文化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大格局。

(3)促进民族特色文化的创意生产及市场链接

要加强品牌意识,强调独特性基础上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工艺美术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利用现代企业研发、制作与销售上的优势,促进个体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营销。

3、存在问题

创意不足

规模发展不够

(五)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

1、范围

从地域上来说,黄河文明的范围很广,囊括了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陇文化、河套文化、黄河三角洲文化等不同的区域文化。

2、优势

中原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主要以今天的河南省为主向四面八方延伸,这里人口密集,仅河南省的人口就突破了一亿人。

3、发展建议

打造“兼容并蓄”的文化产业集群,才能实现新的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样需要“逐鹿中原”——离开中原文化产业的崛起,中国文化产业将缺失重要的发展原动力。

(六)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

1、范围

包括了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和滇中经济区四大经济区,以及广州南沙新区、珠海横琴新区、深圳前海、贵州贵安新区、云南滇中产业新区等多个国家级发展平台。

2、发展建议

加快珠江经济文化带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基础设施是珠江经济文化带建设的关键,要下大力气改善区域内尤其是中上游地区的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

建设文化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媒体产业、民族艺术产业、城市景观产业、海洋文化产业、休闲产业等,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防止重复建设与同质化建设。

着力消除珠江经济文化带上的地区间封锁和贸易壁垒,实现文化资源与要素共享,建立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体系。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构建经粤港澳、滇黔桂连接亚太市场和东南亚、南亚市场进而面向世界的开放型经济文化带,最终形成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区域性大市场。

(七)京杭大运河文化带

1、范围

京杭大运河河道绵延,经过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个省,流经中国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并将沿河的各个城市聚落都串连在一起,形成了南北交融的经济带、政治带、交通带和文化带

2、发展建议

开发利用京杭大运河文化资源,打造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带,不是简单的园林、水务等的规划,而是围绕“京杭大运河文化”形成一个水系特色明显的文化产业带,这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建设不能安于现状,必须敢于跳出运河文化看运河,将大运河的文化内核融合到其他产业形态中去,推动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融合式、跨越式和超常规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建设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的“落地”则必须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各个城市也需要深化合作,有机分工,互通有无,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的发展好本地的文化产业。政企合力、城市齐心,才能真正推进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建设。

五、发展模式

六、发展趋势

大型的互联网文化企业形成舰队化扇形化(部分竞争部分合作)结构

互联网影视基于内容的丰富性、消费者的参与性与观影的便利性,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制作内容

综合性文化旅游的各个领域(含主题公园旅游、体育旅游、健康旅游、家庭文化旅游、农业文化娱乐旅游、传统文化体验旅游和出国旅游等)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足球产业开始发光发热

在交易金额连续三年下滑之后,艺术品产业在2016年底将触底止跌

电影产业悲喜交织

传统文化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个性化定制与设计崛起

国有文化传媒企业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国有文化企业通过投资或者进军新媒体实现转型成功

创业与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高歌猛进

内容为王、版权为王、IP为王、原创为王进入第一个阶段;内容产业与平台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内容企业可以达到很高的市值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