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国外PPP模式借鉴

  根据PWF的数据,1985-2011年,全球基础设施PPP名义价值为7751亿美元,其中,欧洲处于领先地位,大约占全球PPP名义价值的45.6%,接下来是亚洲和澳大利亚,所占份额为24.2%,墨西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三者合计占11.4%。需要注意的是,PPP作为传统交付模式的一种补充,仅在能够更好的实现物有所值的情况下才得以使用,在公共投资中的比例只占一小部分。从下表可以看出,即便是PPP运用较为成熟的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PPP投资占公共投资的比例也不超过15%。澳大利亚有约50%的基础设施由私营部门交付,但只有约10%-15%是通过PPP方式提供。

一、国外PPP模式发展历程及现状

根据PWF的数据,1985-2011年,全球基础设施PPP名义价值为7751亿美元,其中,欧洲处于领先地位,大约占全球PPP名义价值的45.6%,接下来是亚洲和澳大利亚,所占份额为24.2%,墨西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三者合计占11.4%。美国和加拿大所占的份额分别是8.8%、5.8%,非洲和中东地区PPP名义价值为315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4.1%。

需要注意的是,PPP作为传统交付模式的一种补充,仅在能够更好的实现物有所值的情况下才得以使用,在公共投资中的比例只占一小部分。从下表可以看出,即便是PPP运用较为成熟的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PPP投资占公共投资的比例也不超过15%。澳大利亚有约50%的基础设施由私营部门交付,但只有约10%-15%是通过PPP方式提供。

二、国际PPP项目运营模式及融资模式

与其他运作模式相比,PPP模式有显而易见的优点: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共赢;可以弥补公共部门资金不足的缺陷;节约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提高建设和运营效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但PPP模式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者众多,组织结构和形式非常复杂,需要牵头人有很高的协调组织能力;同时PPP模式一般周期较长,前期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以识别项目各阶段的风险,对风险分担机制要求很高。从国际PPP的实践来看,PPP项目成功的核心在于三点:契约精神、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本部分将从运营模式、融资模式的角度,并结合案例对国际通常采用的PPP模式进行讨论。

三、对中国开展PPP模式的启示

1.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对任何一个PPP融资项目来讲,风险存在于项目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都需要充分了解项目风险,在项目伊始便应最大可能的预测未来风险并提出应对方案。对于不可预知的风险需要设定相应的调节机制。

2.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PPP模式比较复杂,涉及到多方利益,协调利益分配是实施PPP项目的关键。公私双方不仅需要充分协商,就特许经营合同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达成共识,以规避合作过程中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的风险;而且还要能够提出让彼此均认可的利益分配方案,这是促进PPP项目双方积极合作的源动力。如果收益分配结构不当,就会损伤合作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导致项目合作破裂。

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好后,还需要政府和私人部门签订完善的协议来约束双方行为。同时,法律层面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私人部门利益。PPP项目通常前期投资额高,回报周期长,影响项目的因素多,收益不确定性大。如果没有相应法律、法规保障私人部门利益,PPP模式难以有效推广。通过立法等形式,对私人部门利益予以保障,才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3.契约精神。政府重合同、守信用的契约精神是PPP成功关键,是消除社会资本顾虑的首要条件。

所谓契约精神,是指商品经济所派生的契约关系及其内在原则,是一种平等、尚法、守信的品格,其主要特征除了表现为选择缔约方的自由,还隐含着契约各方的地位平等。PPP项目需要政府与企业长达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合作,政府要树立契约精神,严格按契约规则办事。国外很重视PPP合同范本的制定,监管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合同规定的明确程度,在特许权协议中详尽规定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风险应对及违约处理事项,强化涉及公私方的利益条款,一旦出现问题可依章办事。

中国地方政府部门在以往的PPP项目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的执行力弱、缺乏契约精神是头等问题。“合同是张纸,签完随时改”,政策随意性风险非常大。这种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是PPP模式的毒瘤。PPP模式若要成功推进,中国政府必须改变以往缺乏契约精神的情况,必须有一个透明公开、可预期的政策制度安排,重合同、守信用、契约精神是PPP模式的最佳环境。

4.政府监管。政府监管也是政府和私人部门合作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伦敦地铁项目失败原因之一便是政府监管不力。由于私人部门在运营方面有先天的信息优势,在项目需要进行重大调整(如改变融资结构)时,政府部门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尴尬境地。因此要求政府必须在全项目周期对其进行监管,以掌握项目运营信息。此外,由于PPP项目提供的是公众产品和公众服务,而资本的天性是逐利,这也要求政府通过监管来督促私人部门提高服务水平。

监管方式可以是直接进行监管(包括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监管);也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监管,如根据私人资本提供的服务水平来决定补贴金额等。监管需要政府对项目的实际运营具有一定参与,了解项目运营情况、遇到的困难,从而对政府的管理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政府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以往与私人部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退出,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腾出更多的精力放到规划和监管上。

5.确保私人部门盈利但不暴利。确保私人部门的利益是吸引投资者的关键,政府部门一方面要保持项目回报率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整体回报率不能过高。在纯公益性项目或准公益性项目中,由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能弥补投入成本,政府应该给予私人部门以补贴;在项目之初,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会对收益有预期,当实际运营中收益不达预期时(如法西高铁项目),政府部门应按承诺给予补贴。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通过相应机制设计约束私人部门的过高收益。私人部门过高收益一方面体现在运营中获得超额收益:如果是由于补贴标准过高,应适当调低补贴金额;如果是由于运营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允许其享受3-5年的超额收益以作为提高生产力的奖励。过高收益还体现在存量项目的溢价转让,导致使用者付费价格面临上调压力从而侵害公众利益。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约束条件限制存量项目的溢价转让。

6.设立国家PPP基金。PPP基金可以通过债权、担保、股权等形式,为难以获得市场融资的PPP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项目条件改善后择机退出。亚行已经资助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家成立PPP基金和项目开发基金,积极分享成立与运营PPP基金和项目开发基金的国际经验。PPP基金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股权投资,解决项目初期遇到的资金难题,同时起到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PPP基金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寻找适合的PPP项目。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量是非常充裕的,资金并不是难题,难题在于缺乏可行的PPP项目。在条件和时间成熟时,还可以考虑设立地方PPP基金。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