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合同能源”制 加快园区与企业形成资源产业链

摘要:对于中国人而言,吃完正月十五的元宵,才算是迈上新年的征程。新年开步,看到晴空朗日下,城市中那些再平常不过的夕阳西下、波光粼粼……却成了人们拿起相机掠影的难得机遇。如此说来,在强调工业发展不放松的大背景下,产业园区如何实现减排目标,成了传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关注焦点之一。

    减排在推进

    对工业园区一般都有低碳清洁、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但园区同时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平台,所以,实现二者的结合,对运营者是个多重考验。

    2015年总理考察传统能源大省——山西的意创新产业园区的节能减排企业时,专门提出:坚持走“合同能源管理”之路。对此,三合盛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做出解读,认为“合同能源管理”不仅适用于燃煤企业,更适用于所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园区及企业。通过环保公司与生产单位合作,由环保公司安装、维护节能减排产品,而生产企业只需一心一意搞生产,最后环保公司从企业营收中获取一定报酬,改变了过去环保公司将产品出售给企业自由使用的状况。

    方式的转变,不仅使环保产品能够得到专业的运行和维护,更让生产企业及园区的节能减排工作不再“懒散”。环保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总理之所以强调推广这一新思路,是要把一对矛盾拆开。对于任何一家工业园区和企业而言,节能减排设施的安装,首先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后期的运营维护更使成本增加,使得企业盈利降低,作为管理者,他势必会关停一切减少经济效益的设施,因此,工业园区和企业对环保产品是排斥的。

    业内人士认为,从新产品新技术层面来讲,园区和企业是有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技术进行核查,在研发上,要尽量给予支持。在政策层面上,要鼓励大家去用,当园区、企业尝到甜头,再行推广,效果就会好很多。

    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说,合同能源管理离不开政府的导向和支持。在政府的导向下,环保公司与园区、生产企业才能实现有机结合,成为利益上的共同体。

    储备环保人才

    减排除去政府导向、政策先行、技术跟进,减排还需要人才支撑。

    传统的工业园区和企业都分布在城市的周边以及传统产业集中的省市,这些地区在开展绿色环保产品的研发方面,也存在较为严重的人才短缺。

    比如化工领域,由于生产流程复杂,节能减排产品需要有针对性的植入,而绿色环保产品的研发又是一项高科技。园区和企业如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旗帜下吸引高技术人才,有针对性的研发环保产品呢?我们试着从总理考察过的山西某家公司,去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总理在山西创新创意产业园区考察的这家企业,是通过与中科院高能所、中国航天研究院、山西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成功转型的,依靠在燃煤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攻关。在人才引进方面,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业园区、企业要想搞环保,就要采取多种形式的人才方案。因为有些城市对节能减排的需求不是很迫切,很多高技术人才在大城市学成之后,并不能找到对口的工作,我们就要积极与他们交流,请他们到工业集中的园区、企业,这样一来,他们有施展才华的平台,我们也能够借助绿色环保,使传统园区和企业转型升级。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部分园区和企业也试着与既有的环保企业、相关科研院所进行合并重组,实现了人才资源共享。对于环保产品研发中的困难,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大数据、超能计算机方面,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但实现了双赢,还为校园师生提供了锻炼、科研的机会。

    资源“近距链”

    节能减排、资源再生利用等词汇,几乎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老话重提”,但实现的效果并不理想。这里面果然有人的行为和人的意识问题,但更多的是受经济技术制约。

    业内人士表示,工业垃圾变废为宝,从技术上有相当一部分都可以实现,但是变废为宝的处理、生产、运输的成本,要比直接生产一般要高出数倍。比如在煤炭领域,化工产品的环保设施和技术,要渗透到每一道工序。

    在2015年12月17日,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和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其中,生态工业的核心正是“形成企业内或企业间的能量和物料高效传输与利用的协作链网”,通过这一网格化管理,在总体上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废物和污染物产生量,进而使其成为工业生产组织的方式和发展模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客观上说,再生资源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等,依然存在很大的挑战。

    “所以说,仍需要监管部门保证监控力度,使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方案。”接受记者采访的上述人士表示,当前最希望的就是改善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合作环境,使包括合同能源管理在内的新政策、新方式、新思路,更快地融进环保公司,破解工业园区及企业生产活动在节能减排上的矛盾,同时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和企业之间,尽快形成园区内部的资源产业链,尽可能实现工业园区及企业零排放。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