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美丽乡村建设的四大问题影响乡村振兴进程

摘要: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实施中存在有关部门“各自为政”、规划缺项或缺失、“非农化”现象及资金缺乏问题,影响乡村振兴进程。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实施中存在有关部门“各自为政”、规划缺项或缺失、“非农化”现象及资金缺乏问题,影响乡村振兴进程。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有关部门“各自为政”问题。调查发现,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以来,地方不同部门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都在推行本部门的行动计划。如农业口的农村产业发展、环保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委的农村危旧房改造、水利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多方面,且各部门之间,在推进过程中缺乏整合和资源有效利用,有时仍存在职责交叉、重复和工作推诿情况。同时,还存在名称的混乱,如环保的“生态村”、建委的“美丽村庄”,其他部门也各有所称,如此等等。这种状况头会导致财政支农资金的浪费或分散,使本来有限的农业资金更加减少。

  二、规划缺项或缺失,工作随意性大。美丽乡村规划受政策考核机制影响较大,规划单位常常将规划视作政府行为,忽视村民及乡村发展的实际诉求,套用或移植城市规划模式。多数美丽乡村规划过程,规划了农民不需要的,缺了农民急需的,造成编制出的规划不接地气,普遍存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节等问题,让人记不住乡愁,既不便于农业生产也不利于乡村振兴。

  三、“非农化”现象较为普遍。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非农化”现象,即美丽乡村建设起来了,却把美丽农业荒废了。一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村青壮劳力的过速非农化,加剧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三流人口”难以支撑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二是土地流转非粮化、非农化。部分企业资本下乡,是为套取政策优惠,甚至搞非农化、非粮化,有的搞完就跑。如近年河北、山东等地出现土地流转“毁约弃耕”,最终让农业和农户受伤。三是忽视农业生产及农村市场培育。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较多关注外在形式,如危房改造、环境治理、村庄美化等,而对于最根本的生产问题,即如何强化农业生产经营却没有足够重视,如,田间道路设施、农用粮食晒场严重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低、流通渠道不畅等等,制约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收入增长。

  四、资金缺乏,美丽乡村只能“有名无识”。对于中西部较多区县,因财力不足导致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配套落实困难,为降低资金缺口,同时又突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职能部门往往倾向于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乡村作为项目建设实施点,而真正想要项目支持的乡村,尤其是原建制乡镇(即,被撤并乡镇政府所在地)附近行政村,则很难获得项目支持。正如不少村民描述的,政府决定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喜欢“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碳”。

  为此,建议:

  一、理顺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建设。针对有关部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自为政”问题,建议成立美丽乡村办公室,并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考核各级干部的重要内容。通过有关部门的联席会议、联合发文,统一标准、统筹推进,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形象和工作效率。

  二、做好规划设计,把握建设时序。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是建好美丽乡村的关键。规划单位切忌生搬硬套城市规划模式,应多倾听了解村“两委”、村民及乡村发展实际诉求,因地制宜,防止出现“水土不服”和“千村一面”,同时选点布局应兼顾边远山区的原建制乡镇附近乡村,让农民更多地感受美丽乡村带来的实惠。应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尽量保留原始风貌,注意适当保留一些农村特有元素,如土坯房的改造,否则以后就真的记不住乡愁了。建设时序根据资金情况,统筹考虑,循序渐进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同时,强化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违建和滥建。

  三、强化农业生产,加快农地制度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的根基,是要强化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一是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快农地制度改革,及早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让非农化的农民想回家,回得了家,也愿意回家。这是目前为减少农村青壮劳力过速非农化影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出于对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民利益的考虑,政府应对资本下乡企业进行严格监管,严禁土地流转非粮化、非农化。三是加强耕地整理,各地应围绕农业生产,加大田间道路、通村入户道路以及晾晒场地的投资力度,同时,依据当地经济现状及生产传统,科学选择产业,引导农业生产,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确保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资金支持。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应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让更多美丽乡村项目在农村边远地区落地生根,造福亿万人民。一是引导城市白领与毕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青年农民返乡创业,党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外出经商致富的回乡人员回归农村,投资农业。二是着力推进以城带乡、以工哺农,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城乡协调发展道路,加大政策扶持,争取专项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倾斜。三是支持产业发展,培育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借鉴和引入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模式,让农民变股民,资产变资本,使农民既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劳动者,又成为开发美丽乡村的投资者,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